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中期检查】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上传端口(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
发布者:陶冶  发布日期:2023-04-10 查看:1240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教务处通知〔2023〕41号
伊犁师范大学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精神,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期检查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为基础,统筹设计专业发展规划,系统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二、基本原则
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本方向、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基本途径,振兴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示范领跑。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建设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带动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三、检查范围
(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对我校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进行中期检查工作。
(二)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对我校化学、应用物理学、学前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音乐学、广播电视学、环境科学、旅游管理等10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进行中期检查工作。
(三)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对我校物理学、历史学、地理科学、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教育技术学、英语、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体育教育等12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进行中期检查工作。
四、重点内容
(一)专业定位与建设情况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进行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情况自我评估。积极开展专业认证,促进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为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坚持对标质量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计划地引进高水平教师情况。充分发挥名师、能手、团队传帮带作用,建设一支师德良好、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构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青年教师等定期培训机制,大力支持教师团队申报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项目及各类质量工程项目,鼓励教师团队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加大教学名师、能手、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强化师德监督,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竞赛,且获得一定奖项。
(三)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情况
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明确专业定位,挖掘专业特色,彰显专业优势。坚持对标质量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为导向,科学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系统构建通识与专业相衔接、学科与专业相联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育人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不断提升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四)课程资源建设情况
着力课程资源建设,加快推进课堂教学革命。坚持以核心课程、一流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价值教育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加快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深入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新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五)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培育情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围绕专业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关键问题,有计划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精心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强化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发挥教学成果的示范效应,以成果引导专业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以成果带动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重视本科教学,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级或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或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级或自治区级质量工程项目。
(六)毕业生培养质量提升情况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更为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人才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制定毕业生升学及就业计划,围绕计划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以及毕业就业(创业)的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培养课程,显著提高毕业生研究生报考与录取率以及就业(创业)率。
(七)实践教学水平提升情况
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数量充足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虚拟仿真项目为重点,以创新机制为保障,建设综合性、智能化、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健全实践教学机制,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创造条件推进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形成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拓展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建实践育人基地。
五、检查的方式
采取学院自查和校级评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一)学院自查
由学院对照中期检查重点内容,组织对本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进行自查,填报相关信息,形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中期自查报告》(附件1),填写《伊犁师范大学一流本科专业标志性成果完成情况统计表》(附件2)。
(二)专家评议
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进行评议,根据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三)公布结果
各学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查不足,补短板工作,争取在今后验收工作中达到验收标准及要求,顺利通过验收。
中期检查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获得“优秀”等级的一流专业建设点数量不超过同级别(国家级、省级、校级)总数的1/4,其余等级不设限,对检查结果为“不合格”的建设点进行预警提示。
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中期检查时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学校将暂停经费资助,并对该专业建设点进行预警。自治区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验收具体要求以当年下发的教育厅或教育部文件为准。
六、材料报送
中期检查是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期的重要环节,希望各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统筹完成自查工作,相关专业负责人认真填报相关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5月4日前完成自查和材料报送工作,将以下材料纸质版报送至崇德楼212办公室,电子版由各专业负责人上传至质量工程系统,逾期不报或材料不全者视为自动放弃检查,一律按“不合格”处理。
纸质版材料报送: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中期自查报告》(附件1)由专业负责人及团队负责填报,学院领导对填报内容真实性进行审核把关,经学院领导签字、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一式2份;
2.《伊犁师范大学一流本科专业标志性成果完成情况统计表》(附件2)由专业负责人及团队负责填报,已达成的佐证材料附后,学院领导对填报内容真实性进行审核把关,经学院领导签字、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一式1份。
网上材料提交:
质量工程网址:http://ylsy.zlgc2.chaoxing.com/,登录账号为职工号,初始密码为s654321s,之前使用过质量工程平台的老师用自己修改的密码登录,若忘记密码可点击网页“找回密码”或“忘记密码”自行进行密码找回。登陆后在“在线申报”中对应申报端口进行材料提交即可。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中期自查报告》和《伊犁师范大学一流本科专业标志性成果完成情况统计表》的电子版请转化为一个PDF文件进行上传,《自查报告》在前《统计表》在后,上传时点击“申报材料”中的“申报书上传”;《统计表》中已达成的佐证材料点击下方“佐证材料上传”在“本地上传”中进行上传即可。
附件: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中期检查报告》
2.《伊犁师范大学一流本科专业标志性成果完成情况统计表》
3.《伊犁师范大学一流本科专业标志性成果赋分标准》
教务处
2023年4月4 日
材料提交时间:
2023-04-10至2023-05-08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分别为:
一流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