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微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快推进新文科、新工科交叉融合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学校《伊犁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伊师校发〔2024〕79号)文件要求,现开展2025年伊犁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与交叉融合,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二、建设目标
微专业是指在我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综合优势,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完成微专业规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获得微专业证书的学习方式。
三、建设内容与要求
微专业建设实行项目制,以学院为建设主体,教务处统筹协调施行。学院根据本学院的学科优势、教学建设改革及社会人才需求,提交《伊犁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申报书》《伊犁师范大学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经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并经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正式立项。
申报微专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明确,特色鲜明;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或校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现学科专业交叉内涵。
(二)微专业负责人在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主讲本微专业课程1门以上。
(三)微专业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当由来自两个及以上学院的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学校鼓励和支持微专业教学团队吸纳行业相关专家参与、鼓励与校外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
(四)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专业培养目标精准,课程体系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所含课程符合学科发展趋势。
(五)各微专业自主确定招收对象、修读学期和学生遴选
办法,报学校审定后面向学生公布。学生自愿报名,由微专业所
在学院负责宣传、选拔。
四、申报方式
(一)各微专业负责人填写伊犁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申报书(附件1)、微专业培养方案(附件2)提交至所在学院,各学院组织材料初审。
(二)本次微专业项目评审为线上评审。请微专业负责人登录质量工程网站(http://ylsy.zlgc2.chaoxing.com),上传项微专业建设申报书、培养方案(均为盖章扫描版),系统上传时间为7月3日-7月15日。
附件:1.伊犁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申报书
2.XXX微专业培养方案
教务处
2025年7月3日